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产教融合填补集成电路人才缺口
芯股婶 | 2024-05-22 09:44:23    阅读:138   发布文章

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集成电路产业不能“缺芯少魂”,不能缺高端人才。通过中美两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量质对比发现,我国集电人才数量达美国两倍,差异在于人才层级不同。21日新成立的上海集成电路行业产教融合就业育人联盟,援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称,我国相关人才缺口高达30万。作为我国集电产业基础最扎实、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城市,产值占全国近25%的上海也存在着10万量级的人才缺口。

  近年来,随着国内集成电路快速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2017年的40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60.2万人,增加约20万人。不过,其中初级人员占比最多,占44.41%;中级人员占36.48%,高级人员占16.01%,特级人员占3.1%。

  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郭奕武认为,美西方《芯片法案》出台后,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技术封锁措施,特别在人才方面,对涉及先进制造工艺和开发技术的相关人才都予以限制,同时留学生学习这些专业也受限,未来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越来越困难,自主培养高水平人才势在必行。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表示,当前,国家和上海集成电路领域人才供给的结构、质量与产业所急所需还存在较大差距。去年以来,上海以启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一个《意见》+十大专项计划”为牵引,积极推行集成电路“住企联合培养”模式改革,全力培养设计、制造、封测、材料等产线急需的工程硕博士。他认为,上海集成电路行业产教融合就业育人联盟将深化集成电路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人才供需适配。

  据悉,上海集成电路行业产教融合就业育人联盟由上海大学发起,联合上海和长三角高校,以及来自清华、北大、中科大、西电等全国顶尖集成电路学院、微电子领域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科研机构、集成电路行业企业等自愿组成。当天,还同步举行集成电路行业专场招聘会,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参会企业达30多家,在发展战略上与高校集成电路相关学科契合度非常高,拥有多年良好合作关系。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