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聚焦存储器等领域,这里打造4大千亿产业创新街区
芯股婶 | 2025-02-11 14:09:32    阅读:20   发布文章

今年年初,武汉市市长盛阅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5年,争取国家在汉布局光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材料、关键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等产业备份基地;同时加快推进九峰山科技园、筑芯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实施集成电路强链补链项目10个,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而近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扩大)会暨2025年度工作会召开,会上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鲁宇清全面总结和回顾了光谷2024年工作成果,同时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当前,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电子信息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24年,光谷突破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存储芯片、光电集成芯片、空芯光纤、心肌旋切、电磁能弹射等自主创新技术持续突破。据介绍,2024年光谷芯片产业产值突破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光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分别突破6000亿元、2000亿元。

众所周知,武汉不仅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镇之一,同时也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光谷打造存储器等四大产业创新街区

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2025年,光谷将争创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并计划依托区域内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在化合物半导体、存储器、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生命健康四大领域,分别打造四条千亿产业创新街区。

其中在化合物半导体方面,光谷将依托九峰山实验室等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沿长岭山启动建设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创新街区。加快建设英诺赛科、敏芯等重点项目,力争集聚上下游企业超50家,全力抢占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创新高地。

存储器方面,依托芯盟科技等龙头企业,沿武汉新城中轴线启动建设存储器千亿产业创新街区,完善三维存储工艺验证、研发中试、先进封装等高水平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筑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每年引育元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家。

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方面,将依托华星光电、天马、小米等龙头企业,沿左岭大道启动建设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创新街区,加快建设华星t5、天马车载显示等重点项目,积极布局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等智能终端,加快打造全国最大的新型显示基地、全国一流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2
东湖高新区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

东湖高新区不仅是武汉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我国四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之一,湖北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战略引擎,集聚了300余家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企业。

提到光谷的集成电路企业,不得不提成立于2006年的武汉新芯。据悉,武汉新芯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以存储器为主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如今,武汉的闪存芯片在存储芯片领域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目前,除了武汉新芯外,光谷还聚集了长江存储等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存储芯片、化合物半导体芯片两大产业方向,涵盖设计、制造、装备、材料及分销、模组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产业集群。构建了以存储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及三维集成为主导,先进封装和硅光集成电路为特色的“3+2”集成电路产业体系。

据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沈悦此前介绍,2024年,东湖高新区集成电路产值有望突破700亿元。

2024年12月,在武汉光谷(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交流会商,众多企业家均对东湖高新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寄予厚望,并建议光谷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招引培育一批产业链企业,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串珠成链,形成协同配套、抱团发展的良性生态,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根据规划,到2025年,武汉市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将突破1200亿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初具规模,而未来,东湖高新区则将继续聚焦存储芯片、光芯片及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力争打造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正如武汉东湖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2025年,全区锚定存储芯片、化合物半导体、光通信和激光、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人工智能及互联网生态、创新药和数智病理等光谷优势赛道,进一步激发国企市场化投资活力,建设“建运招投”一体化园区,完善“以投带引”的落地闭环。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