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在政策利好芯片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各省市正在不遗余力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并且已形成多点开花、优势互补的集群化生态,是推动半导体发展的重要力量。武汉、南京是其中的代表。近日,这两个城市芯片产业传出新动态:武汉光谷迎来多个集成电路项目落地,南京则将布局新赛道。
01|多个集成电路项目落户光谷
近日,武汉集成电路产业招商对接会在光谷举行。武汉市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聚芯微集成电路设计项目、微崇半导体集成电路量测设备项目、集成电路精密贴装设备项目等10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光谷,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全产业链条。
其中,武汉市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由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与中国信科集团联合共建,预计今年二季度开业,将向武汉市乃至全国半导体企业提供EDA/IP资源共享、设计、流片、封装等服务,带动本土半导体产业生态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半导体服务平台。
资料显示,武汉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集成电路产业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材料的全产业链格局。
当前光谷已构建了存储集成电路、化合物集成电路及三维集成为主导,先进封装和硅光集成电路为特色的“3+2”集成电路产业体系,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在2024年突破800亿元。
今年2月,媒体报道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暨2025年度工作会议举行。武汉光谷将依托区域内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启动建设四大产业创新街区,涵盖化合物半导体、存储器、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命健康等领域。
02|南京冲向新赛道
作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带的核心城市之一,南京依托科教资源、政策支持及区位优势,已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材料的完整产业链,聚焦高端芯片设计、先进封装和特色工艺制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随着AI、新能源汽车、6G通信、光电子等需求爆发,南京积极布局新赛道。
在近期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南京)新赛道大会上,《中国新赛道体系发展报告2025》发布,报告提出2025年“年度十大潜力新赛道”,分别是生成式AI、具身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第三代半导体、新型储能、低空经济、量子科技、脑机接口与6G。
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创新药研发为南京的“赛道名片”。其中,未来网络,南京在全国最早布局,赛道规模超200亿元,重点发力6G、网络安全、光通信等领域。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创造了6G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10余项“世界第一”。
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南京已经将第三代半导体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专项政策扶持,江北新区等区域明确将第三代半导体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打造全产业链生态。
科研攻坚方面,东南大学宽带隙半导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攻克GaN垂直结构器件关键技术,导通电阻降低40%;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则在SiC MOSFET沟槽栅氧化层技术有所突破。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